關於AI面試的假神準
.
我們實驗室透過產學合作與鳯凰互動以及震旦雲合力開發的AI面試系統,最近在工商/經濟/數位時代/天下雜誌Cheers/經理人/能力雜誌等媒體陸續報導,當然就開始引起許多質疑的聲音,這幾乎是所有產品創新與實驗都會面臨的挑戰。其中有一點,就是我們的AI面試模型,是否有"過度擬合"的問題,而造成"假神準"。我的答案是,”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
所謂過度擬合 (Overfitting),簡單說就是在機器學習或統計相關的過程中,把原本不相關的兩件事在大量數據中,建立出假性相關的結果,當我們把這個訓練好的預測模型用到下一批不同數據中,就會失準。例如,我們想預測什麼樣的學生適合當HR,找了一批當HR的履歷來分析並訓練AI模型,結果這批HR大多都來自北部,就會得到住在北部的學生比較適合當HR的假相關。
.
要降低過度擬合的可能,在技術上有一些方式,例如進行更多不同樣本的交叉驗證、去掉不相關的特徵值(例如: 來自北中南東)、在模型訓練過程中進行批歸一化 (Batch Normalization)與正則化(Dropout)。但以上都是只是表面的技術層次,更重要的是模型背後有沒有理論基礎,也就是變項與變項之間的關係詮釋。
.
表情除了反應情緒,可否反應一個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傾向或社交印象,背後有透鏡模型(Lens Model)、 信號理論(Signaling Theory)的支持,結合電腦視覺與深度學習,形成另一支性格運算(Personality Computing)的跨域理論。筆者之前也發文分享,現代社會心理學家,已發現表情其實不盡然反應情緒,而是行為傾向或社交技巧,這背後的理論叫行為生態論 (Behavioral ecology view of facial displays, BECV)。缺乏理論的數據分析或機器學習的結果,有可能會誤導真實性。但缺乏實證數據的理論,終究只是個假設。理論與實證數據缺一不可,我們才能有較高的信心來”參考”這些數據結果與理論。
.
過去研究人類表情的大宗師是心理學教授Paul Ekman,他結合電腦視覺技術,捕捉人類肉眼難以察覺的微表情 - 學術界定義是五分之一秒以下,突然呈現的面部肌肉變化。早期是用臉部68個移動點(不含額頭),現在有些學者會抓到86點到120個點以上不定(含額頭),而這些微表情大都是由人類下意識情緒所觸動,最常被用來測謊,因為微表情反應當事人”可能”在說謊的情緒,且不易被當事人控制或破解。但這終究是間接的關係,就跟心跳測謊儀一樣,它測出來的是緊張,而緊張不一定等於說謊。即便如此,運用電腦視覺的AI,推估一個人是否在說謊的正確”機率”,雖然不是絕對答案,但仍比人類肉眼判斷還高。這解釋縱然Paul Ekman的基本情緒論一直備受挑戰,在學界也仍無共識,但這類技術仍被廣泛應用的原因。
.
屆至今日,我們都相信眼見為憑,也相信面試除了透過結構式面談問出應徵者過去的行為外,也能在過程中,讓面試官根據回答之外的非口語信息”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或溝通技巧,起碼可以篩選掉一些”看起來”或”感覺”怪怪的人。但你問面試官,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重點是,許多相關研究發現,這類面談答案以外的弦外之音,常常被人類面試官誤判。倘若有一個工具,它的性格/溝通技巧是經過當事人自己、主管、同事、下屬、甚至客戶,以科學檢驗過的量表或工具在適當的實驗環境下進行測評,運用AI發現與當事人在真實面試中的微表情出現某種相關性,且這個模型再去測試另一批不同的應徵者也能得到不錯的預測結果,或者同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再進行一次測試,也能得到相似的結果。我們也只能說,這只是一種一致性與且正確機率較高的測評參考工具,在深度學習黑盒子下,也沒有辦法解釋什麼樣的微表情會有什麼的性格或行為傾向,這個技術仍在發展中,不代表真實答案。
.
那什麼是真實答案? 或許連當事人自己都不一定知道。 但運用在人力甄選中,雇主可能更在意的是當事人在職場環境中展現出的行為以及利害關係人對當事人的評價,至於當事人內心世界在想什麼? 或真實的他/她是什麼樣的人?使用者大多不是太在意!
.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3000
.
AI面試是一個仍在發展中的技術,除了微表情,接下來我們會結合聲律、音質、上半身肢體動作,研究與測試這個測評工具對於性格、印象管理(包括自我包裝/欺騙/隱瞞)的信效度,以及應徵者在不同AI面試介面下的不同行為反應。關於我們的相關研究,除了專利技術外,都公開發表在SCI的期刊中,歡迎大家指教,讓這個工具可以更客觀更準確地被大眾使用:
.
https://doi.org/10.1007/s11554-021-01071-5
https://doi.org/10.1186/s13673-020-0208-3
https://doi.org/10.1109/ACCESS.2019.290286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4萬的網紅メンタリスト DaiG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ならDラボが20日間無料⬇️ 続きは ASDの持つ8つの特殊能力〜ASD(アスペルガー症、自閉症スペクトラム)という進化の秘密 動画はこちら▶︎https://daigovideolab.jp/?utm_source=youtub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
behavioral ecology 在 孫弘岳-人力資源管理的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微表情不一定反應情緒,而是行為傾向
.
關於人類表情的研究,大體分為兩個學派。第一個也是最傳統的學派叫基本情緒論 (Basic emotion theory, BET) ,大多來自神經科學與情緒心理學者,認為表情反應人們內心的感受或情緒。例如,微笑反應當事人內心的愉悅感。另一新興學派叫行為生態論 (Behavioral ecology view of facial displays, BECV),大多來自社會心理學,認為表情反應的是下意識或潛意識的行為傾向與社交語言。例如,微笑可能要取悅互動的另一方。所謂互動的另一方,可能是真人、照片、動物、甚至電腦或機器(例如自拍),或雖獨自一人但腦中正在與別人互動時。
.
基本情緒論早期對情緒的分類,大體分為開心、害怕、難過、吃驚、生氣、厭惡與不屑等七大類,經常被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有興趣的可以看美國影集-謊言終結者《Lie To Me》或FBI教你讀心術這類書籍。但有愈來愈多心理學家與電腦科學家合作,運用電腦視覺結合AI深度學習 (歸類在情感運算Affective computing的領域),捕捉人們五分之一,甚至四十五分之一秒的臉部動態,又稱作微表情。正常人難以控制 (即微表情不會說謊),卻容易在與他人互動時無意識地展現出來,且不易被肉眼觀察到。但即便是微表情,也不盡然能反應當事人當下的情緒。反之,卻能顯著且高相關地預測一個人下一秒甚至未來一年與他人互動的行為傾向,例如性格(歸類在性格運算 personality computing)或特質與價值觀屬性的職能。因此,結合視訊面訊,開始被用來當作人力資源測評和甄選的工具。
.
註: 以下這則報導用86個微表情不太正確,而是臉部86個偵測點 (facial landmarks),這86點在特定情境與時間的動態 (所以是86的86次方),才是微表情。
.
來源:
Crivelli, C., Carrera, P., Fernández-Dols, J.M. (2015). Are smiles a sign of happiness? Spontaneous expressions of judo winner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6, 52–58.
.
Fridlund, A.J. (2017). The behavioral ecology view of facial displays, 25 years later. In: Fernández-Dols, J.M., Russell, J.A. (eds.) Oxford Series in 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Neuroscience. The Science of Facial Expression. pp. 77–9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K (2017).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r3slSJG_7c&t=12s
behavioral ecology 在 研之有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師節快樂
#研之有愛
——
教師節,聽聽中研院科學家平常在研究室對學生的碎碎唸……喔不!是「愛的小叮嚀」(抖~)。
——
👩🔬👨🔬中研院 #廖俊智院長 認為現代科學必須多方學習跨領域知識,「接觸不同學科時,別一開始就覺得很難,不要養成這種『怕困難』的習慣。」(院長就是霸氣)
http://research.sinica.edu.tw/president-liao-james-interview-cyber-friend/
.
👩🔬👨🔬#凌嘉鴻 助研究員研究最潮、最夯的基因編輯技術,但認為基礎科學最重要:「唯有我們對基礎生物學夠了解,才能繼續發現新東西。」(基礎科學才是王道啊!)
http://research.sinica.edu.tw/gene-editing-baby-aids-dna-repair/
.
👩🔬👨🔬數十年專研葉綠體的 #李秀敏 特聘研究員說:「一定要追求自己的興趣,這樣才不會覺得累,可以一直做、一直做。」(這絕對是真愛~)
http://research.sinica.edu.tw/li-hsou-min-plant-photosynthesis-chloroplast-protein/
.
👩🔬👨🔬找到植物吸收養分關鍵的 #蔡宜芳 特聘研究員,勉勵女學生:「對於家事能夠取得幫忙,就去取得,妳可以克服的,女性也可以顧全自己的事業。」(女力時代來臨~)
http://research.sinica.edu.tw/tsay-yi-fang-nitrate-transport-sensing-plants/
.
👩🔬👨🔬發明奈米疫苗的 #胡哲銘 助研究員,鼓勵學生勇敢表達:「每個人的意見、點子都值得討論。就算不完整,我也想聽你的想法,我們可以共同找出一個更好的答案!」(好老師,給簽嗎?)
http://research.sinica.edu.tw/hu-che-ming-nanoparticle-vaccine-mers/
.
👩🔬👨🔬#沈聖峰 副研究員發現埋葬蟲等物種在逆境中會互助,他最重視學生的特質是:「能不能和他人合作。」(人類,別輸給埋葬蟲啊)
http://research.sinica.edu.tw/behavioral-ecology-shen-sheng-feng/
.
👩🔬👨🔬#洪上程 研究員與日本名古屋大學合作,找到脊髓再生的關鍵,勉勵學生一定要「走出門外交流,或許是新發現的開始!」。(遵命!馬上訂機票)
http://research.sinica.edu.tw/hung-shang-cheng-glycans-spinal-nerve/
圖片來源│宋高宗書孝經馬和之繪圖 冊 開宗明義章(畫),取自國立故宮博物院
——
追蹤 研之有物 看見科學家的真感情
behavioral ecology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ならDラボが20日間無料⬇️
続きは
ASDの持つ8つの特殊能力〜ASD(アスペルガー症、自閉症スペクトラム)という進化の秘密
動画はこちら▶︎https://daigovideolab.jp/?utm_source=youtub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official&utm_content=6wQ2cNaHi9c
🎧本日の無料オーディオブック
【無料】自分を操り、不安をなくす 究極のマインドフルネス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2WY2jHN
そのほかのメンタリストDaiGoの【無料】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はこちら→https://amzn.to/2UBuD1j ※Audible無料体験
📚本日の参考📚
▶︎ASD・アスペルガー症候群に関するオススメ認知行動療法の本
成人アスペルガー症候群の認知行動療法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3bc9gge
▶︎子供とADHD
自閉スペクトラム症の子どものための認知行動療法ワークブック―愛情をしっかり理解し上手に表現しよう!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3kH9Gyt
高機能自閉症・アスペルガー障害・ADHD・LDの子のSSTの進め方―特別支援教育のためのソーシャルスキルトレーニング(SST)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3kFE3oY
▶︎恋愛・結婚とADHD
夫がアスペルガーと思ったとき妻が読む本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3bj5rWV
アスペルガーの男性が女性について知っておきたいこと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3kI0qKp
Jared Edward Reser. Conceptualizing the autism spectrum in terms of natural selection and behavioral ecology: The solitary forager hypothesi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11; 9 (2): 207-238
Researched by http://ch.nicovideo.jp/paleo #今なら
#Dラボと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が概要欄から無料
behavioral ecology 在 Behavioral ecology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